度亡经 |
索甲仁波切著
三合一禅坐方法
这三种禅坐方法,都可独自作为完整的禅修法门。然而,经过多年的教导,我发现将此三种方法合而为一特别有效。顺序如下:首先,把心安住在一个对象上,这可以转化我们的外在环境及影响色相与身体的层面。第二,唱诵咒语可以净化我们内在世界的声音、情绪与能量。第三,观呼吸可以抚慰内心深处及气——“心的车乘”。这三种方法在我们的身、口、意三方面轮流进行。当你这样渐进练习时,会变得更稳定、更平静、更能处于当下。
开始时,把你的视线放在一个对象上,比如说莲花生大士塑像的相片,凝视他的面庞。这样的圣像真的能令人感到祥和。它的加持力带来平静,只要看着它就会使你的心安定,它更能唤起、提醒你内在的佛。同时,作为禅坐对象,它会改变你的周遭环境;更重要的是,它以深层的宁静启发你的禅坐氛围。如果你希望的话,当你凝视莲花生大士的面孔,可以祈请诸佛的加持和现前。
接着念咒。让咒声转化你心的能量,净化你的情绪。试着大声唱咒,尽可能用最多的启发和感觉来唱诵,它会释放你的紧张。然后,歇息在随之而来的特别的宁静中。你会发现你的心自然地变得安静,更专注,更柔软,并处在祥和中。同时地,你可以轻轻地或安静地念咒,如同我之前解释的那样。
有时我们的心太激动、太烦躁,以致无法立即专注在呼吸上。但是如果你之前两种方法练习一会儿,再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时,你的心会稍微被驯服。现在你可以维持安静地观呼吸。继续这样,或者一阵子之后,回到你最有感觉的那种方法。
换下一种方法前,你可以随意选择每种方法练习时间的长短。你也许会发现,有时依照教导的顺序来练习更有帮助;然而,其他时候,运用单一方法,例如观呼吸、使用一个对象或念咒,则对收摄心更有效。举例来说,有些人不能放松或自在地观呼吸,甚至对观呼吸有幽闭恐惧症。对这些人来说,使用一个对象或念咒也许更合适。重要的是,采用对你最有帮助、最适合你心情的法门。要勇于尝试,但一旦你决定要用哪一种方法后,要避免从一种方法跳到另一种方法。智慧地运用正确的练习方法,以符合你当下的特别需要。这需要善巧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