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健康 |
素食养生
饮食与健康和寿命相关,这已经是人类的共识。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吃什么才能更健康?
我的建议是,多素少肉饮食最有益于健康。即少吃肉类,如肉制品、家禽、海鲜和任何其他动物产品。从生活中所见,素食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中受到欢迎。
一、为什么要选择素食呢?
除了与宗教信仰相关之外,还有食物的质量相关。商家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刺激畜禽生长,强迫喂食、注射荷尔蒙,在饲料中加开胃药、抗生素、镇静剂和防腐剂等化学药品,促使人们选择素食。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素食使人容颜美丽。因为素食中脂肪、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而维生素、纤维含量较高,不会产生多余的能量,可减肥;同时像核桃、芝麻之类的植物果实,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令人皮肤滋润、头发乌亮,这些都促使许多爱美之人选择素食。
二、素食是否有益于健康呢?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著名的大型前瞻性研究美国复临信徒健康研究所,对34198名以素食为主的加州基督复临信徒进行了长达12年的追踪,发现其平均预期寿命延长高达10年。素食男信徒平均预期寿命为83.3岁,素食女信徒平均预期寿命为85.7岁,分别比非素食的男性、女性高出9.5及6.1岁。与食用肉类的基督复临信徒相比,素食信徒总死亡率风险降低20%。
还有其他的研究亦证明,素食有益于健康。以下摘录数条:
其一,有研究证实,素食饮食具有调节血脂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液黏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的作用,对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因此,素食饮食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的作用。
其二,有研究指出,素食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使用植物性蛋白代替动物蛋白,还可以降低肾脏的高渗透性和肾酸性负荷,长期效果可以降低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
其三,有研究发现,素食饮食人群因动物脂肪摄入明显减少,并且素食具有一定稀释血液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与素食者相比,素食者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较低,并且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其四,有研究发现,素食可以促进心血管系统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
我们都追求健康,可以说健康代表着一切。如果能通过饮食来获得健康,这实在是非常合算的一件事。
那么,如何获得健康呢?
根据以上的研究来看,素食是非常正常的选择。
就癌症而言,素食能降低癌症的发病率。比如,加州基督复临信徒中非素食者患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明显增高,经常吃牛肉的男性患膀胱癌的风险更高,素食(豆类)降低结肠癌、胰腺癌风险,素食(水果或干果)也与降低患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的风险相关。
在牛津的素食研究发现,素食降低胃癌、淋巴和造血组织癌症以及骨髓瘤的总体癌症发病率。也有研究发现,素食者癌症发病率降低了18%。
就寿命而言,素食者更长寿。有学者研究分析了中国自公元233年(三国)至1884年(清朝)1652年间各朝代各地的581名高僧平均寿命,中位死亡年龄为74岁。
今时流行多种慢性疾病,包括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痛风等等。从临床治疗角度来说,素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非药物治疗慢性疾病的法。如果能坚持素食一段时间,我相信对于以上这些慢性疾病都有不错的改善疗效。
有人抱怨其罹患各种慢性疾病,而现代医学毫无办法。我的建议是,何不换个角度来思考,不要依赖医学,反过来调节自己的饮食呢?依赖医学是心向外求,而调节饮食是心向内求。内求的,更靠谱些。
三、素食会缺少蛋白质吗?
有人担心,长期吃素会不会造成蛋白质缺乏呢?正好有这样的研究。有学者调查研究了上海市区成年健康素食者282名及同性别同年龄非素食者,发现素食者的骨骼肌质量占体重的比例为40%,高于非素食者,且有统计学差异。素食者的血红蛋白含量与非素食者相比无明显差异。素食者的体脂率和体重指数(BMI)虽低于非素食者,但都在正常范围内。以上指标表明受调查的素食者没有蛋白质缺乏的状况。
四、为了健康而选择素食
这样说来,吃素还是非常值得的。既可以获得健康,还能活的更久,何乐而不为呢?!
饮食崇尚天然,是中国人的饮食传统。古时医学一直是主张多用清淡的素餐,少食肥腻厚味的荤菜。
药王孙思邈认为:“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这里提示我们不要因贪恋美味而损伤身体。
为什么素食有益于健康且能获得长寿呢?我的观点是,不管是因慈悲心不杀生而吃素,或是纯粹为了健康而吃素,虽然目的不同,但获益是一致的。
素食不但养人五脏,亦养人心神,既让人五脏六腑和阴阳气血和畅,又让人心神清静恬淡。当然,考虑到佛教僧人因素食而长寿,其中亦不可否定慈悲心和善念对于寿命也是极有好处的。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云:“知足者举箸常如服药”。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素养,每当吃东西时先考虑对健康的影响,我相信人人都愿意选择素食。
白居易是素食的践行者,他有诗句来描述素食的各种舒服感觉,诗云: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我吃素多年,我也跑步,每次跑十公里。我的体会是,在素食的基础上跑步,更轻松,更不容易感觉疲惫。而且素食之后极少生病,体力不减,头脑非常清醒,脑力大有提高,自觉精气神都满满的。
五、应该如何吃素?
有人说,你推广素食,青菜、萝卜凉拌着吃,这是误人性命。我认为有必要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才是素食。素食不但包括青菜,也包括五谷和五果,还有各种辛温的调味品。而且素食不只有凉拌,还有蒸、炒、煮、炸、炖等等烹饪方法。若只吃凉拌,容易伤损脾阳,反而无益于健康。
关于正确吃素,有如下几点建议:
其一,要吃当季和本地自然出产的食物,而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在生长过程中大多用了较多的农药、激素;
其二,在烹调食物时,尽量以水煮、清蒸、凉拌等方式处理,这样能保持素食的原有风味。建议少吃煎炸、烧烤以及火锅类食物;
其三,素食的同时,建议经常运动,多晒太阳;
其四,素食者一定要以五谷为主,不能完全吃水果和蔬菜;
其五,建议以全麦面包、胚芽面包、糙米饭等代替白米饭、白面。
其六,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点来选择食物。食物各有四气五味,各入五脏。特别是要注意食物的寒热属性。
《神农本草经》曰:“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若体质偏寒者,可选择温热类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葱头、南瓜、芦笋、芝麻、核桃、栗子、杏、梅子、陈皮、大茴香、姜黄等。体质偏热者,可选择寒凉类食物,如竹笋、菜花、萝卜、菠菜、薏苡仁、苦瓜、茄子、莲藕、黄瓜、白菜、柿子、西瓜、菠萝、梨、桔子、甜瓜、香瓜、苹果、茶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食物的寒热偏性来纠正机体阴阳的偏颇。
素食与其说是吃什么,不如说是一种养生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从生活中观察到,素食者往往生活态度更积极,而且更喜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