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
陕西周至仙游寺法王塔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游寺法王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马召镇黑水峪口,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法王塔塔身7层,通高35米,底层每边长8.7米见方,作斗拱仿木结构,塔檐由十三层砖叠涩与反叠涩出檐,塔身各层正南面有一券门,塔刹已毁,塔身逐层收分减高,叠涩出檐,形制属密檐式塔,每层南面各有一拱形门洞,建筑风格似为楼阁式砖塔。对于研究隋代佛塔建筑及佛教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1998年10月,因修建黑河水利工程,对法王塔进行整体拆迁。在塔的二、三层间发现3枚舍利,后又在地宫内出土有双面刻纹石碑一块、石函一具。石函边长为60厘米、高为40厘米,石函四壁雕刻着或吹萧、或抚筝、或托果等10尊佛像,其中装有一鎏金棺。鎏金棺长约12厘米,前宽为6.7厘米,后宽为4.6厘米,最高处为10.5厘米,棺中装有葫芦状琉璃瓶一只,琉璃瓶高4.6厘米, 瓶外径1.3厘米,瓶内存有10粒舍利子。
双面刻纹石碑长、宽均为0.55米,两面分别刻有隋代《舍利塔下铭》和唐代《仙游寺舍利塔铭》,其记载了建造法王塔的时间和缘起。
《舍利塔下铭》碑铭全文为“维大隋仁寿元年岁次辛百十月辛亥朔十五日丁丑,皇常普为一切法灵,幽显生灵,谨于雍州周至县仙游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愿太祖武元皇帝,明元皇后、皇帝、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内外群官,众多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等,生生世世,值佛问法。永离苦空,同升妙果。”
《仙游寺舍利塔铭》碑铭全文为“此塔即大隋仁寿元年十月十五日置也。至大唐开元四年重出舍利,本寺大德沙门敬玄,遒门若节,远近谢其精诚,神机尔朗,合寺钦其高行。乃眷彼前修,情深仰正,谨舍衣钵之资,用崇斯塔。奉为开元神武皇帝、太子、诸王、文武百官,缘及含识,并同沾福,共结妙因。至开元十三年岁次乙丑十二月十五日甲子朔,庄严事毕,重人灵塔。其塔乃莹以丹青,饰以朱漆,致使固齐天地,岿然独存。”
1992年,仙游寺法王塔被评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仙游寺法王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